BRAF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中的发生率约为2%-8%,其中V600E突变占50%,且与预后不良相关。传统化疗和免疫治疗对BRAF V600E突变NSCLC的疗效有限,客观缓解率(ORR)仅9%-24%,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3.1-7.5个月。2017年,美国FDA批准曲美替尼联合达拉非尼用于BRAF V600E突变转移性NSCLC的一线治疗,成为首个针对该靶点的精准方案。
全球多中心Ⅱ期研究BRF113928的队列C纳入36例初治Ⅳ期BRAF V600E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,接受达拉非尼150 mg bid+曲美替尼2 mg qd治疗。结果显示,ORR达64%(95% CI 46%-79%),其中完全缓解(CR)率5%,部分缓解(PR)率59%;中位PFS为14.6个月,中位总生存期(OS)达24.6个月,5年生存率22%。值得注意的是,双靶治疗对颅内转移的控制效果显著:在基线有脑转移的12例患者中,颅内缓解率达58%(7/12),中位颅内PFS为9.0个月,较传统化疗(3-4个月)显著延长。
双靶方案的疗效优势源于其对MAPK通路的双重阻断。达拉非尼通过抑制突变BRAF V600E蛋白的激酶活性,阻断下游MEK/ERK信号;曲美替尼则进一步抑制MEK1/2,克服BRAF抑制剂单药治疗导致的反馈性激活。这种协同作用不仅增强了抗肿瘤活性,还减少了耐药的发生——在BRF113928研究中,双靶治疗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(DOR)达10.4个月,较达拉非尼单药(5.6个月)延长近一倍。
中国人群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双靶方案的疗效。2024年发表的注册研究纳入20例初治或经治BRAF V600E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,双靶治疗ORR达75%(95% CI 51%-91%),疾病控制率(DCR)95%,中位PFS未达到(随访时间≥12个月)。安全性方面,中国患者发热发生率(45%)低于全球数据(58%),且3-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靶治疗相当,通过剂量调整可有效管理。
目前,双靶方案正在探索更广泛的应用场景。例如,在EGFR-TKI耐药后继发BRAF V600E突变的患者中,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+奥希替尼的三靶方案可使PFS延长至13.5个月;在围手术期治疗中,双靶方案的新辅助治疗病理完全缓解率(pCR)达40%,为早期患者带来治愈希望。
印度肿瘤药房(India Pharmacy)是印度新德里肿瘤药房信息咨询服务平台,旨在为患者提供各类进口原研 进口仿制 最新研制等医药信息咨询 跨境医药电商直邮服务,让患者轻松获取全球最佳药品有更多选择,基本涵盖新特药 抗癌药 靶向药 丙肝 乙肝 高血压 糖尿病 痛风 等药品,欢迎咨询!官方微信 Yindu7689